我和陶博会的故事丨为时代留下陶瓷印记
因为陶瓷它是一个文化,一个国家文明和文化发展复兴的一个重要的载体。那个时候我是在博山陶瓷厂,当时我们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,就是要创作礼品,当时第一届的陶琉节的礼品做什么呢,做那小狐狸,为什么做狐狸呢,就是我们的聊斋故事。
从第一届参加就给我的感觉,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也吸收了,其他的一些外地的一些企业来参加,那个时候在中国可以讲陶瓷行业没有很强势的品牌,都是地域的概念,像景德镇,湖南醴陵,河北唐山,都是产区的概念,那么有一些产区的产品,他没有很好的展位,又上不了主流的展位,就是什么呢,就是摆了很多的小地摊,在老博物馆的这个广场东边,这个大的这个建筑,17,000多平方米那个时候不仅是博览会,实际上利用博览会也形成了一个大的一个卖场。
所以说通过这些整个的展览地点的这个变迁,也看到了我们淄博整个城市的这种变化,也更看到了我们淄博市委市政府对陶瓷琉璃产业的高度的重视,它是我们城市最靓丽的一张名片,而且这种名片已经从我们的城市名片,跃升为我们国家的名片,因为只有淄博陶瓷是当代国窑嘛。
实际上现在从工艺到技术啊,特别在材质设计,或者产品的整体制作水准方面,我们现在淄博的当代瓷器,可以讲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一种突破和超越,我们应该珍惜这个品牌,这也是淄博陶瓷在今后的创新发展中,不断的适应市场,满足客户需求不断的创新发展最有力的一个支持。
那么今年的陶博会,我想与往年的陶博会,有着更多的精彩,一个是从时间上,9月26号-10月4号,假日期间,那么淄博从去年,随着烧烤热,淄博的人流,大幅度的提升。
那么今年呢,我们也给主办方讲,我说能不能多拿一个面积,今年我们是准备400平方米我们有重点在设计和整个的这400平方米的场景和陈设要下更多的功夫,通过体验,通过互动能够使他们对淄博陶瓷,特别是华光国瓷有一种新的一种感受,消费者从来没有看到的是一些新品集中进行的一些展示,我相信因为华光参与,一定为这一届陶博会带来新的光彩。